園藝治療 ( Horticultural Therapy) 是一種以植物為媒介的治療專業,在園藝治療師帶領下透過園藝活動,如花卉及蔬果種植、乾花手工藝、治癒性園景設計等,為服務對象帶來特定治療效果。在香港註冊成為園藝治療師需擁有認可學士學位或具同等學歷、並修讀園藝治療証書課程及累積400小時實習時數,治療師名冊可到香港園藝治療協會瀏覽。


園藝治療獨特之處
園藝治療和其他輔助療法如藝術治療、音樂治療、香薰治療等同樣以促進身心健康為目標,其獨特之處如下:
- 與大自然連結
園藝治療活動強調大自然力量,提供直接接觸陽光、植物、泥土的機會給習慣都市生活的我們。在活動後,我地會鼓勵參加者持續種植,吸收大自然中的負離子及芬多精,享受最純粹的療癒力量。
- 具體實在的多感官體驗
園藝治療著重「觸得到、看得到」的多感官體驗,植物的存在是具體而實在,種子發芽的生命力、枝葉枯萎掉落的變更,令參加者真切感受到實質成果,更有效建立希望感和成就感。參與過程中參加者運用觸覺、嗅覺、視覺、聽覺和味覺等去感受自然如:泥土質感、植物香氣、花卉顏色,讓柔和的感官刺激溫柔地安撫情緒。
- 體驗生命週期
園藝活動使用有生命的媒介去引發反思,參加者透過照顧及觀察植物體驗「生命週期」,在泥土、種子、花草之間體驗生命。由見證種子發芽至開花引伸到人生的不同階段,一同在複雜而多樣的生命旅途中成長。

在香港的應用情況
園藝治療在香港逐漸受到重視,雖然未算非常普及,但已有不少公營、醫療、教育和社福機構將園藝治療應用在不同服務群體上,包括長者、復康人士、學生、精神健康服務使用者等。
- 醫療機構
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,部分設有療癒花園,讓病人、家屬及員工擁有適當的喘息空間。另外,為協助康復,復康科、職業治療、物理治療、老人科會為長期病病友、中風康復者、寧養服務使用者、設計園藝治療計劃幫助改善身心狀況。
- 社福機構
社福機構包括:長者中心、青少年服務中心、復康中心、綜合家庭服務中心、院舍、精神健康服務機構,如明愛、東華三院、保良局、仁愛堂、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等,都有舉辦園藝治療活動,讓服務使用者參與,協助使用者建立支援聯絡及促進身心健康。
- 教育機構
大中小學、幼兒學校及特殊學校都會引入園藝治療小組及工作坊,提升學生專注力同抗逆力及促進親子關係。
- 私人機構及政府部門
舉辦園藝工作坊作員工培訓活動,主題廣泛涉及職場壓力管理、推廣綠色生活、團隊建立等
我們的治療師會因應服務對象需要,提供:到校小組活動、照顧者支援、壓力管理工作坊、親職教育護座、退修活動、義工培訓、復康訓練等專業園藝治療服務,所有服務均由註冊社工或具相應專業知識導師負責,有興趣人士歡迎致電 2111 0594 與我們 M Flower Workshop 聯絡。

需時多久才有效果?
園藝治療不是一朝一夕見效的方法,而是一個循序漸進、自然療癒的過程。在專業導師帶領同設定適合目標的活動下,參加者進步會更加明顯。當然,最後成效因人而異,亦和參加者的目標、身心狀況及參與頻率有關。一般情況下,連續參加4星期,已經可以看到改善。不少機構在資源限制下選擇舉辦單次工作坊,參加者也會在活動後有即時嘅療癒感,例如感受到情緒放鬆、壓力減少、心情愉快,有成功感等。